當前肥料施用中常見的誤區
1、有機肥曬幹 人糞和雞糞已成為大棚生產蔬菜的主要基肥,但菜農為了施用方便經常將人糞、雞糞在田間晾曬失水成幹。這種做法會造成蠅蛆繁殖,氮素揮發,損失了肥料的氮素養分。
2、鈣鎂磷在堿性土壤上作基肥 鈣鎂磷是弱酸性肥料,不溶於水,在弱酸條件下才能逐步轉化為水溶性磷酸鹽被作物根係吸收,而在堿性土壤上施用,解決不了作物幼苗對磷的迫切需要,造成生理缺磷。
3、過磷酸鈣地表撒施作追肥 磷在土壤中移動性小,移動範圍在1—3厘米之間。所以表施很難傳送到作物根際,因而起不到補充作物體內磷元素的作用。
4、尿素撒施後立即澆水 尿素是酰氨氮肥,易溶於水,施入土壤要經過分解才能轉變為碳酸氫銨,被作物吸收利用,表施後立即澆水,易使尿素隨水流失,降低肥效。
提高肥效的主要辦法
1、有機肥堆漚腐熟作基肥 7月下旬在向陽處按人糞約4000公斤,加鈣鎂磷100公斤,碎麥秸(糠)400公斤,拌後堆成饃狀形,用破舊塑膜密蓋或用草泥抹嚴堆漚30天,即成優質有機肥用於大棚作基肥,用量也可以酌情而定。
2、過磷酸鈣集中施作基肥 在移栽行開8厘米深溝,撤入磷肥後覆土4—5厘米,然後在淺溝內移栽作物,縮短磷肥與作物根的距離來彌補磷素移動性小的弱點。
3、尿素早施、深施和根外施 根據作物發育階段對肥水需求,提前追施、深施,比淺施提高利用率28%。棚溫在15—20℃時提前7天,棚溫在20—25℃時提前5天,追施時開8—10厘米溝,撤施後嚴密蓋土,對株行距大的作物可采用穴深施。
4、碳酸氫銨深施 碳酸氫銨是冬暖大棚蔬菜生產追肥的理想速效肥料,因在地溫20℃極少揮發,施入土壤後就能離解成銨離子被土壤吸附,然後慢慢釋放供作物根係吸收,即使在5℃的土溫條件下,也能轉化分解被作物吸收利用。追肥時在離作物根莖8—10厘米開10厘米深溝,撒肥後用土蓋嚴,可提高利用率10—30%,比淺施增產10%,比隨水撒施增產7.8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