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植水稻過程中,施肥不少,但是產量上不去,病蟲害多,到底是為什麽呢?增產有風險,施肥有技巧。首先,香蕉视频WWW网站要認識水稻肥傳統施肥誤區,降低不科學施肥,提高水稻產量。
傳統水稻肥施肥誤區
誤區一、重氮輕磷鉀
建議:需要平衡施肥
磷鉀肥作用:促進根係生長,提高抗倒能力,提高抗逆性。試驗證明,在施用氮、磷肥的基礎上,畝增施鉀肥5-20公斤,可使水稻增產73.6-89.8公斤,增產8.2%-17.1%。
誤區二、基肥、苗期肥料一炮轟
基肥用氮肥過多,肥料浪費,後期易脫肥
苗期氮肥過多,杆高、穗位高,抗倒性、抗病性差。
建議:少量多餐,或者選用緩釋肥料,前期不旺肥、後期不脫肥,水稻增產效果好。
科學施肥
一、早施分蘖肥 從移栽至幼穗開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。分蘖肥要求追施時間早、數量足,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總量的50%-60%。因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營養的最高峰期,又由於水稻生育前期氣溫、水溫、土溫都較低,養分釋放慢,追肥量太少難以滿足水稻對養分的需要。隻有早施才利於水稻早分蘖、多分蘖,降低分蘖節位,為爭穗長、粒重創造條件。分蘖肥在水稻栽後7-10天施用,每畝施用尿素5-7千克。 二、巧施穗肥 從幼穗開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。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個高峰期。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,促進穗大粒多。並能防止貪青、倒伏。在技術上要做到以下幾點:一是地力好,底肥足、分蘖多的田不施;二是早晨葉不掛露水,中午葉片挺直,葉色淡色的要施;三是陰雨天不施,晴天搶收施。施用時間為水稻圓杆期。畝施尿素3 -4千克,並配施少量磷鉀肥。 三、酌施粒肥 抽穗後的追肥叫粒肥或壯籽肥。粒肥能延長葉片功能期,防止早衰,增進粒重。但要注意的是,苗不黃的不施,陰雨天不施,有病害的田不施。要選擇晴天下午噴施1%的尿素溶液,或1比500倍的惠滿豐活性液肥,每畝50千克。缺磷地區還要噴施磷酸二氫鉀,每畝50-100克,兌水 50千克。對於已發紋枯病、稻瘟病的稻田,要選用菌核淨、異稻瘟淨、紋枯淨、農抗120、消菌靈等農藥防治。
四、如何使用水稻專用複合肥
水稻專用複合肥是根據水稻在移栽後對氮、磷、鉀需求規律研製出來的一種中濃度複合肥,最適作水稻移栽田基肥用。它具有“成本低”、“使用方便”、“返青快”、“安全性好”等特點,使用後能使農作物抗倒伏、抗病蟲害能力增強,增產增收效果明顯。
使用方法:作水稻基肥,用量一般為25公斤/畝,不需再配施其他的化學肥料,施肥後馬上可以插秧,不會燒苗。移栽後5-7天再施追肥,用水稻專用複合肥作基肥的移栽田,追肥裏氮的有量不變(一般10-15公斤/畝),鉀肥數量可以減少一半(秈雜5公斤/畝,粳雜2.5公斤/畝),磷肥可以省略不施。水稻專用複合肥還可以作水稻秧田基肥,秧田追肥及移栽田追肥,用量均為25公斤/畝。
有的秧苗旺長,無效分蘖急劇滋生,導致貪青晚熟;有的秧苗長勢蔭蔽,誘發紋枯或稻瘟等病害。發生肥害的稻田,輕者造成減產,重者使秧苗翻耕改種。隻有科學用肥,才能保證水稻健康生長。